中新網上海新聞5月15日電(龔尚廉 許婧)5月14日下午,上海市工商聯(總商會)通過視頻連線的方式召開“發揮行業協會商會橋梁紐帶作用助企復工復產交流會”。會議結合當前疫情防控形勢和任務要求,就更好發揮行業協會商會作用,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工作,促進生產生活秩序恢復,交流經驗做法,凝聚共識、匯聚合力。市政協副主席、市工商聯主席、市總商會會長壽子琪出席會議并講話,市委統戰部副部長、市工商聯黨組書記王霄漢主持會議。全市各級商協會負責人及代表140余人參加會議。
壽子琪在講話中充分肯定了全市商協會在組織發動企業全力投入大上海保衛戰,尤其是在結對社區服務保供過程中的無私奉獻和責任擔當。他指出,抗疫斗爭既是物質角力也是精神較量,是商協會組織參與社會服務和治理的一次重要實踐。廣大商協會組織強化責任擔當,加強組織領導,著力助企紓困,密切協作配合,彰顯專業優勢,發揮了重要作用,每一個鮮活事例的背后體現的是家國情懷、奉獻精神及對上海的熱愛,貢獻巨大,功不可沒,必將被銘記。
結合當前疫情防控由應急處置向常態化防控轉換的實際,對各級商協會助力企業擴大復工復產,更好加強自身建設和發揮更大作用,他提出三點要求。一是要充分把準自身定位,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投身大上海保衛戰。各級商協會要強化政治擔當,發揮“政治引領承載體”作用傳遞黨的聲音,引導會員企業堅定必勝信念,堅強發展信心,堅守長遠預期;要發揮“社會治理聯合體”作用參與大戰大考,增強集聚作用和輻射效應,彰顯組織力量和民企形象;要發揮“建設發展共同體”作用服務上海發展,強化與上海命運共同體意識,引領企業繼續與城市建設同頻共振、同心同向。二是要積極發揮自身優勢,強化橋梁紐帶作用助力復工復產。各級商協會要貼近一線,靠前服務,指導督促會員企業加強防控能力建設;要積極為企業復工復產創造條件,加大金融紓困力度,搭建供需對接平臺,暢通政企溝通渠道;要組織會員企業抱團發展,企業之間、商協會之間要互通互助,實現共贏;要收集會員訴求建言獻策,既要聚焦顯性問題,又要關注隱性問題,提升建言獻策的針對性和有效性。三是要就勢加強自身建設,努力提升商協會組織影響力。商協會的發展壯大和地位作用與自身建設休戚相關,各級商協會要在危機中育新機、于變局中開新局。要順勢爭取各方支持賦能,形成常態化機制;要順勢優化組織管理機制,不斷總結完善;要順勢提升服務能級,提供專業化高品質服務;要順勢增強組織凝聚力,不斷提升企業的歸屬感和認同感。相信各級商協會在未來的發展中一定能夠具有更大凝聚力,發揮更大作用,作出更大貢獻。
會上,上海市總商會副會長、上海市浙江商會會長、上海均瑤(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均金,上海安徽商會執行會長、上海電能電氣(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吳獻忠,上海江蘇淮安商會會長、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黃海清,上海市醫藥行業協會執行副會長夷征宇,上海市汽車零部件行業協會會長、上海浦之威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章宏偉,上海市室內環境凈化行業協會秘書長王芳,上海新滬商聯合會執行會長、上海致達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嚴健軍,上海市工商聯工業品服務商會會長、上海滬工企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柯國權,上海市工商聯青創聯代表、上海泰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謝應波等9位商協會代表,結合工作實際,分享了組織引導會員企業抗擊疫情的做法和經驗,圍繞紓難解困的具體舉措以及推進會員企業復工復產的實踐與思考進行了交流。
在這場疫情防控大戰大考中,全市各類商協會堅決貫徹落實中央、市委決策部署精神,大力弘揚以滬商精神為代表的企業家精神,賡續傳統、勇于擔當、主動作為,尤其在分區包干、對口社區保供工作中,涌現出許多生動的典型,積累了有益的經驗。據不完全統計,在結對社區服務保供中,截至目前,全市共有5285 家民營企業,組織近十萬名志愿者,建立了726支民營企業突擊隊奔赴封控區,開展社區消殺、保供、配送等各類服務,累計捐款捐物金額達6.57億元。
會議指出,廣大商協會的工作實踐證明,商協會是上海戰勝疫情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是值得黨委政府信賴和依靠的社會組織,是值得廣大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信賴和依靠的“娘家人”。會議要求各類商協會強化思想引領、服務企業發展,為堅決打贏大上海保衛戰發揮更大作用,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市工商聯全體專職會領導,市工商聯12家直屬商會的會長、秘書長,28家在滬省級商會的會長、秘書長,16家在滬地市級商會的會長、秘書長,13家代表性行業協會負責人,各區工商聯黨組書記以及市委統戰部非公經濟處,市工商聯二級巡視員、各部室及直屬事業單位負責人等參加會議。
注:請在轉載文章內容時務必注明出處!
編輯:許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