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網上海新聞5月31日電(記者 繆璐)2022年“沁園·致凈健康水源2030 三江源·沁源行動”啟動儀式31日在線上舉行。該行動由聯合利華旗下凈水品牌沁園聯合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于2021年共同發起,計劃在十年內,以青海省三江源地區為核心向外輻射,圍繞守護凈土、凈美家鄉、煥新傳統三個板塊開展積極行動,支持水源地生態環境建設,傳遞環保及健康生活理念,并通過建設“沁園水站”等方式改善當地社區健康飲水條件,助力實現高原地區零廢社區建設和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長遠愿景。
生態環境部宣傳教育司相關負責同志、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黨委委員 副局長孫立軍、三江源生態保護基金會赫萬成副理事長、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房志副秘書長、聯合利華水和空氣健康要素品類中國區總經理潘詩陽等領導發表講話,分享了2021年行動成果及2022年行動規劃,同時,呼吁社會各界和更多公眾親身參與三江源地區生態環境保護實踐,關注飲水健康。
10年承諾 · 致凈健康水源
三江源位于青海省南部,地處“地球第三極”青藏高原腹地,是長江、黃河、瀾滄江的發源地,每年向下游輸送600多億立方米的源頭活水,是中國淡水資源的重要補給地,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態戰略地位。
作為聯合利華旗下專注家庭飲水健康的品牌,沁園多年來扎根中國,持續運用創新科技產品,助力中國家庭飲水健康條件的改善。飲水思源,沁園發起“三江源·沁源行動”正是以積極行動踐行品牌使命,致敬大自然的天然健康水源,守護中華水源地,讓下一代持續享受健康水源生態。
“近年來,國家積極實施各項舉措,把三江源保護作為青海生態文明建設的重中之重,筑牢國家生態安全屏障,確保‘中華水塔’豐盈常清,碧水永續東流。“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房志副秘書長表示,“2021年,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攜手沁園品牌發起了‘三江源·沁源行動’,開啟了非常積極的水源地保護行動,通過多種方式不僅為三江源地區開展生態環境建設提供了切實支持,也為水源地保護工作累積了寶貴經驗。”
4500米海拔 · 聚焦黃河源頭
在過去的一年中,“三江源·沁源行動”深入聶洽、團結、扎加與甘達四個三江源生態村,為近2000名生態管護員提供培訓與支持,累計巡護水源地超過160平方公里,并建設了11座“沁園水站”幫助當地保護站、學校等公共社區解決了飲水問題。
特別是沁園水站的建設,索南達杰保護站位于三江源腹地4500米的高海拔地區,低溫低壓的環境對于消除水中的細菌、病毒等活性生物、保障凈水設備正常運作都帶來了挑戰。同時,受極端天氣及水質情況差異大的影響,還要根據當地情況進行設備的定制。去年,沁園技術團隊克服了諸多技術難題,為索南達杰保護站定制安裝了凈水設備,為站內警務、科研、環保等工作人員以及往來游客解決了健康飲水需求,得到了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的認可。
今年作為實施第二年,“三江源·沁源行動” 將聚焦黃河源,深入中華母親河的源頭,繼續探尋大自然潔凈水源的奧秘,并致力于以科技助力守護水源地生態和諧。黃河源位于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瑪多縣。“瑪多”在藏語中意為黃河源頭,大部分地區海拔在4500-5000米,是全青海海拔最高的縣,亦是人類生存環境最嚴峻的地區之一,全年只有冷暖兩季之別,特殊的地理環境以及受全球氣候的影響,導致瑪多縣自然生態環境極為嚴酷和脆弱,特別需要減少人類足跡對其的影響,加強具有針對性的保護。
同時,地處三江源國家公園核心腹地的黃河源不僅是青藏高原重要的生態屏障,更是中國淡水資源最重要的生態功能區和補給區,自然資源與生態地位極為重要。其中,扎陵湖、鄂陵湖兩“姊妹湖”被聯合國《濕地公約》列入國際重要濕地名錄。而今年的行動將在黃河鄉和扎陵湖鄉的生態村推廣,通過支持生態管護員水源地巡護、開展水源地保護及減塑行動、建設“沁園水站”和“零廢宣教站”,表彰“沁園衛士”等方式,進行“零廢”環保理念的倡導。
6000公里尋源 · 科技奠定實力
作為專業凈水品牌,沁園以“享健康好水,珍地球點滴,煥美好未來”為理念,探尋中國七大水系,深入了解各地水質,勾勒中國水質地圖,并通過不斷挖掘中國家庭飲水需求和消費者特征,以創新科技服務健康生活所需,致力于為中國四千萬家庭改善健康飲水條件,用沁園責任使命踐行行業發展初心。
今年,沁園全新升級了恒凈極濾TM科技PRO,并推出了系列產品著力應對溶于水中的新興污染物,更攜手Discovery探索頻道,從長江下游跨越6000公里至三江源頭,探尋大自然天然凈水體系的奧秘,以科技助力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喚起城市中人們對于飲水健康的關注。
“秉持‘飲水思源、不忘初心’的初衷,相信我們的行動未來將成為一個開放的平臺,通過傳遞三江源保護和健康飲水的理念,我們將吸引到越來越多水源地保護、生態環境建設的力量,共同守護中華水塔,美麗的三江源。”聯合利華水和空氣健康要素品類中國區總經理潘詩陽表示,“‘三江源·沁源行動’是我們踐行承諾的方式,用創新科技、用專業產品、用至誠服務為更多家庭與社區帶來健康好水,為飲水健康保駕護航。”(完)
注:請在轉載文章內容時務必注明出處!
編輯:繆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