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網上海新聞8月10日電(記者 李姝徵)10日上午,臨港新片區數據流通科技創新系列成果發布會在臨港創晶科技中心隆重召開。本次發布會由臨港新片區管委會以及市商務委、市發改委、市經信委、市市監局、市通管局等政府部門聯合指導,由跨境數科公司下屬數據流通科技創新型平臺和上海市技術標準創新基地(跨境數據流通)主辦,并得到臨港集團、聯和投資和上海信投等本市核心國企的全力支持。
發布會集中展示了數據流通科創平臺建成以來在產學研合作、標準化研究、共性技術研發和科研成果轉化等方面取得的一系列階段性成果,集中與亨通集團、綠色技術銀行、翼方健數、亞信科技和優刻得等公開簽署了26項重大戰略合作。同時,匯報了跨境數科公司支持配合本市政府在拓展數字貿易等工作中所取得的成果。上海市商務委副主任周嵐等領導出席發布會并致辭,上海市市監局副局長朱明通過視頻方式致辭。
上海市商務委副主任周嵐在致辭中指出,數字貿易是經濟全球化、數字化的必然產物,為全球經濟增長帶來了強勁驅動力。近年來,臨港新片區主動對接高水平經貿規則,多項國際數據港改革舉措的成效逐步顯現。未來,市商務委將全力支持相關各項工作,通過相關研究成果指引數字貿易的創新實踐不斷向縱深推進,推動臨港新片區乃至上海在全球數字貿易合作和競爭中搶占先機。
臨港新片區管委會高科處副處長孫筱和在致辭中表示,臨港新片區已經初步搭建起了“五自由一便利”為核心的制度型開放體系框架。作為承擔國家戰略的重要承載地,臨港新片區依托“國際數據港”的先試先行,實現首家企業通過數據跨境流動安全評估試點,建成國際互聯網數據專用通道,推動國家(上海)新型互聯網交換中心投入試點運營。
發布會上,上海市商務委副主任周嵐與臨港新片區管委會高科處副處長孫筱和共同為跨境數字信任、數據流通安全合規治理、國際數據與算力服務、國際金融數據服務和國際數字貿易服務等十大聯合實驗室揭牌。未來這些聯合實驗室將在跨境數據流通創新試點、國際數據服務、數字貿易、數據治理、數據安全評估以及國際數字信任體系建設等多個方面,大力推進新技術、新產業、新模式、新業務等創新研發,并進一步推動創新成果轉化和引育相關行業的龍頭企業。
上海國際數據港發展聯合研究中心和上海國際數據港汽車數據聯合研究中心也于今天成立,研究中心將圍繞數據領域相關問題展開深入研究,推動產業合作發展,促進多方貫通融合,針對數據產業國家重大戰略需求中前瞻性、關鍵性科學問題與核心技術進行探索,打造國際一流水平的研究平臺。同時,在市經信委和臨港新片區管委會的指導下,上海國際數據港發展聯合研究中心重磅發布了“國際數據港指標體系”,為更準確掌握國際數據港的建設進展提供量化分析支撐。
發布會上,中機研標準研究院公司黨委書記邱城和上海信投公司副總裁沈波共同啟動上海市技術標準創新基地(跨境數據流通)。該創新基地重點圍繞國際互聯網數據跨境安全有序流動,以場景為導向,組織開展相關標準的研究、擬訂、試點示范、應用推廣及合作交流等工作,致力于成為促進跨境數據流通標準化建設的新型智庫與支撐平臺。
跨境數科臨港科創平臺為平臺專家發了聘書,并與中機研標準研究院公司、上海質科院簽署標準基地合作協議,與上海工程技術大學、上海商學院、上海交通大學網絡空間安全學院簽署高校合作協議,與亨通集團和綠色技術銀行簽署全面合作協議,與浦發銀行、亨通問天量子、優刻得、翼方健數等企業簽署了聯合實驗室合作協議,與PingPong、Project44、信管網科、上海智慧城市研究院等企業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平臺與各方的合作將凝聚眾多力量,攜手支持國際數據港建設,為數字經濟發展增強能力、注入動力。(完)
注:請在轉載文章內容時務必注明出處!
編輯:李姝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