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上海新聞8月11日電(徐銀)記者11日在上海采訪得物App方面時獲悉,近日,該平臺聯動河北警方,在一個月內破獲了一起通過仿冒“得物包裝”銷售假冒偽劣商品案,搗毀兩個售假窩點,抓捕兩個涉案團伙,現場查獲超過3.7萬雙帶有仿冒“得物包裝”的假冒品牌運動鞋,查實涉案金額數千萬元(人民幣,下同)。據犯罪嫌疑人供述,他們假借得物App名義,通過得物平臺之外的13家網店銷售這些假冒偽劣運動鞋。
據悉,得物防偽扣、鑒別證書等“得物包裝套件”是消費者的“正品認證”。消費者在得物App下單后,商品會先發到得物進行多重查驗鑒別,驗證為正品后,才會配上“得物包裝”,繼續發貨給買家。這讓不法分子動起了“歪腦筋”,他們銷售帶仿冒“得物包裝”的假冒偽劣商品,騙取消費者非法牟利,嚴重損害了消費者權益。
警方提示消費者,在線購物時,如果想購買得物App的全新正品,應直接通過得物App進行購買,不要通過線下店面、其他App、個人交易等方式;而驗證商品時,也最好通過得物App等官方驗證渠道直接掃碼驗證。
針對外部打著得物App名號、仿冒得物包裝的假貨,得物App也持續聯動多方資源進行打擊維權。2021年3月,得物App曾聯合上海警方成功破獲一起非法制造、銷售仿冒“得物包裝”案件,抓獲犯罪嫌疑人16名,查扣仿冒的得物包裝套件共計130余萬件。得物App還開通了舉報專線,消費者一旦發現仿冒、侵權的行為,可以向得物App及時舉報線索。
對此,青島仲裁委員會互聯網仲裁院院長姚克楓表示,“得物包裝不僅僅是一種品牌標識,在消費者心里還有‘品質認證'‘正品認證'的作用,這種電商平臺除了讓消費者放心買到正品,還提高了知識產權的保護力度,幫助國家、社會、品牌企業在保護商標和知識產權上起到一定的正能量的促進作用,其合法權益理應受到法律的保護!
上海財經大學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勞幗齡認為,得物App獨特的“先鑒別、后發貨”創新服務模式,保障年輕人安心購買正品商品,以此與年輕人之間建立起信任關系!暗梦锇b”承載的是中國年輕消費者對于品質的需求和信任,這種線上消費的信任感和安全感,可以激發消費活力,促進消費的提質擴容,并助益整個社會品質消費環境的提升!斑@些披著仿冒‘品質認證’外衣的假貨一旦流入市場,不但侵犯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同時也對得物這樣的企業聲譽造成損害,更會影響整個社會的品質消費信任環境,這種危害市場、侵犯知識產權的行為必須嚴厲打擊! (完)
注:請在轉載文章內容時務必注明出處!
編輯:徐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