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上海新聞8月15日電(鄭瑩瑩)在公募行業,一家相對年輕的基金管理人想要逆勢突圍并不容易。Wind數據顯示,截至二季度末,財通資管資產管理總規模2726億元,較一季度逆勢增加了200多億元,已經連續7個季度實現環比增長,再創歷史新高。其中,公募管理規模達1422億元,非貨公募規模為1242億元、較年初增幅為26%,行業排名躍升至第32名。
在市場波動較大的二季度,財通資管管理規模如何保持上升趨勢?
在財通證券總經理助理、財通證券資管董事長馬曉立看來,首先,要有優秀的團隊,這是企業最重要的資產。
馬曉立2012年離開了奮斗多年的中信證券,回到浙江,加入當時還名不見經傳的財通證券資產管理部(財通資管前身)。
馬曉立正式加入財通證券之前,對未來資管業務的發展已經有了初步設想,并向財通證券管理層提了三個建議:第一,財通資管未來采取“類事業部制”運作,人財物充分授權,權責利清晰;第二,待時機成熟,資產管理部獨立成子公司,獨立運作;第三,在政策允許的情況下,實施員工持股等長期激勵措施。
得益于母公司的信任和放權,馬曉立隨即開始了一系列的市場化改革,吸引了一批志同道合的專業人士加盟。
其次,要有前瞻布局。
固收投資、權益投資和創新業務,是拉動財通資管公司發展的“三駕馬車”。財通資管也是較早自主搭建投研團隊的券商資管,目前共有300多名員工,其中投研人員超過百位,占比超過1/3。
固收業務是該公司的傳統強項,也是該公司現階段的規模擔當,從早期聚焦純債,財通資管目前已經覆蓋貨幣基金、中短債、固收+、利率債基等全產品線。
權益投研團隊注重回撤控制,淡化短期業績排名。他們以深度基本面研究和價值投資為“錨”,擁有相同的話語體系,但風格各異。
其創新業務則涵蓋量化及多資產投資、FOF投資、創新投資、資產證券化等多個模塊,同時,在公募REITs、養老FOF等領域也在積極布局。尤其是養老FOF,將是團隊未來重點布局的領域。
團隊前瞻性地布局未來需求,建立起了另一重護城河——“產品力”。以中短債基金為例,財通資管并非最早布局,但如今市場占有率較高。
如果說,一家資管機構的主動管理能力決定了公司的下限,那么風控合規能力決定其上限。
作為擁有20多年證券從業經驗的資深人士,馬曉立在加入公司之初,就對風控合規十分重視。
曾任財通資管合規總監兼首席風險官、現任公司總經理的錢慧回憶,在資管新規頒布實施之前,房地產非標融資、上市公司信用貸等業務在各家券商資管中都比較常見,市場需求大且創收可觀,但在風控合規部門的建議之下,財通資管主動放棄了這些業務。團隊堅信,只有盡量降低犯錯的概率、少走彎路,才能守住辛辛苦苦積累下來的果實。(完)
注:請在轉載文章內容時務必注明出處!
編輯:鄭瑩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