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上海新聞8月25日電(樊中華 周楊)在“數字中國”戰略下,數字信息技術及設施已經成為當前中國社會發展和城市轉型升級不可或缺的基石。而近年來,上海全面推進城市數字化轉型,也為5G、云計算等相關科技在經濟、生活和治理領域的應用開辟了廣闊空間。
“作為上海城市信息化建設的排頭兵、主力軍,上海電信已全面融入上海經濟、生活和治理數字化建設,”在8月24日開啟的上海城市數字化轉型體驗周期間,中國電信上海公司資深經理張慷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上海電信以上海城市數字化轉型為契機,重點加大包括5G雙千兆、邊緣云計算在內的城市新型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打造安全可信、自主可控的云和國家一體化數據中心集群,牽引和賦能產業數字化轉型和合作,接軌“一網通辦”和“一網統管”融合創新,積極參與營造數字化無障礙新環境,豐富綜合智能信息化服務惠民便民,努力為上海國際數字之都建設作出貢獻。

多亮點呈現數字“基建”新成果
此次上海城市數字化轉型體驗周上,上海電信展示了智云網絡、云寬帶、一網一亭一號幾大亮點。
張慷介紹,上海電信致力于打造全球領先的新一代數字信息基礎設施,繼5G+千兆光網覆蓋的雙千兆示范城市之后,加快建設上!爸窃凭W絡”,并推出承載于“智云網絡”之上的新一代寬帶產品“云寬帶”,依托高質量云網服務,支持流量經濟、在線新經濟發展,服務千行百業數字化轉型。
在構建全球領先的泛在連接底座基礎上,上海電信加快推進中國電信國家一體化大數據中心(青浦)節點、(臨港)節點建設,構建“東西兩翼”的算力布局體系,助力上海打造智云算力高地,賦能產業數字化轉型。
令人關注的是,上海電信全面融入城市數字化轉型建設,如在數字政務領域,上海電信參與市區兩級政務外網、政務云、信創云的建設和運營,融入“一網通辦、一網統管”及“智慧公安”平臺和場景應用建設,同時積極參與市區兩級大數據中心數據平臺建設,賦能實現更多的數據應用場景。
此外,上海電信積極接軌“一網通辦”、“一網統管”、“智慧公安”平臺等場景應用建設,努力構建“一網一亭一號” 的全場景數字化適老基礎設施和服務體系,從適老助弱服務切入,依托“魔都在線”提供永不斷線的全場景普惠公共服務,基于公話亭打造新一代的城市新型基礎信息設施,依托“114”人工服務平臺打造上海適老助弱的數字語音門戶,全方位助力經濟、生活、治理數字化轉型。
談及上海城市數字化轉型的成效與優勢,張慷表示:“上海在數字化轉型上有非常深厚的沃土,它的創新生態豐富,既有大型國企、央企、互聯網巨頭,也有各行業龍頭,創新機構,科研單位等,都是行業翹楚,他們在自身完成轉型的同時,可以帶動產業鏈企業、行業乃至整個產業加速數字化轉型,標桿的價值非常強。此外,無論是經濟和信息化基礎設施的水平還是市民的整體素質,都為數字化轉型在上海的不斷深入提供了有利條件!

“云網一體”賦能千行百業
數據顯示,至2021年底,上海已累計建設開通近1.7萬個5G室外基站,基本實現主城區、郊區城鎮中心室外全覆蓋。5G分流比也率先達到30%以上,標志著三分之一的移動寬帶業務已經由5G網絡來承載。
張慷介紹,為筑建城市信息化底座,上海電信全面實施“云改數轉”戰略,著力推動雙千兆網絡向云網邊端安一體化演進升級,打造出技術領先、全國首創的“智云網絡”及其功能衍生基于云寬帶的光網創新應用,開啟了助力上海城市數字化轉型的全新探索。
據了解,當前,天翼云已經是當前全球最大的電信運營商云、國內最大的混合云,以云網一體的綜合實力賦能千行百業,成為教育、生態、商業、警務、醫療、文旅等行業發展的新引擎。
在智慧物流領域,上海振華重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電信助力下打造了廠內物流數字化轉型樣板工程,由單純的車輛調度,逐步過渡到現在的萬物互聯,實現了生產資源的智慧統籌。
在智慧農業領域,上海電信聯合清美集團和武漢大學,打造出國內首個全智能數字水稻種植示范區,從源頭上進一步降低農業生產的人力投入,提高作物品質,為可持續農業提供了新的源動力。
在智慧養老領域,上海電信創新研發智慧護家、智能煙感、智能紅外、智能門磁、智能燃氣、守護寶系列產品,讓社區老年人也能方便享受到城市數字化治理的高效便捷。
在智慧工業領域,上海電信攜手寶鋼利用5G技術對冷軋廠酸洗車間進行了視覺缺陷檢測改造,改進了傳統人工肉眼方式進行檢查效率低、漏檢率高的問題,每年可減少鋼板質檢人工開支60%以上,單產線鋼板麻點檢測率從81%提升到96%。
此外, 5G定制網也在工地、碼頭、生產線等場所廣泛應用,支撐起機械臂、無人運輸車、智能產線等的運作,成為造就“黑燈工廠”“無人車間”的關鍵法寶。
在滬上一家大型汽車供應鏈公司內,廠區基于上海電信5G定制網,無人化程度非常高,能把疫情對企業生產的影響降到最低。只見無人AGV車輛在廠區內全天候快速“奔走”,通過覆蓋工作區域的電信5G定制網,將與AGV車輛定位、導航、圖像識別、避障、環境感知等有復雜計算需求的模塊上移到服務器,從而大大提高了物流運輸的安全性和精準度。

寬帶上“云”構筑“韌性城市”
張慷表示,云寬帶是對傳統寬帶的重新定義,上海電信正在按照“高速泛在、天地一體、云網融合、智能敏捷、綠色低碳、安全可控”的新要求,在上海建成全球領先的新一代數字信息基礎設施——上!爸窃凭W絡”,云寬帶則是承載于上!爸窃凭W絡”之上的新一代寬帶,“它將進一步提升上海市民在數字化轉型進程中的獲得感!
“當用戶使用云寬帶業務時,不再通過傳統寬帶進入大網,而是直接訪問離自己最近的邊緣云,并形成閉環,通過將云端的應用與接入網的寬帶深度融合,進一步提速用戶的上網感知! 張慷解釋,“云寬帶”改變了以往寬帶僅通過帶寬提速升級的單一路徑,相較傳統寬帶,具備就近接入、泛在算力、超低時延、云內安全以及固移融合等特性,更加綜合、更加智能、更能滿足個性化需求、更具生態合作空間,使寬帶在未來演進中,有了更多的方向和更大的空間,“它重新定義了寬帶,并將更加有力地支撐和保障上海全面數字化轉型走在時代前列”。

他舉例今年疫情期間,大量的孩子在家上網課,但如遇到帶寬不夠或者寬帶遇到故障的情況,以前必須派人上門維修,但這在疫情期間是不可能的。
“有了云寬帶,我們只要在云端調整一下它的配置,就可以方便地升級帶寬,在遠端直接解決用戶的故障! 張慷說。
這大大增強了城市抗風險的韌性!氨热缫咔槠陂g,中國電信服務了183個方艙,提供了云寬帶等設施,在政務云上開通資源,加載醫療應用系統,就可以馬上為方艙醫院提供醫療信息化服務,面對偌大的、數量眾多的方艙,這在之前布設網線服務器的時代是不可想象的,” 張慷說,而當前“15分鐘核酸圈”、數字哨兵等,都是由中國電信為主提供信息化服務和支持保障的。
資料顯示,當前,上海電信還承接了市衛健行業云平臺及8個區級平臺,1+16+X+N上海市影像云平臺,實現跨區二三甲醫院和區衛生中心影像互聯互通互認;天翼云已經承載了超過80個市教委核心系統,開啟徐匯、浦東、長寧、嘉定、黃浦、楊浦等區教育云項目,并覆蓋復旦、上海師范、電子信息學院等高校。疫情期間為保障上海市中小學“空中課堂”,天翼云攻堅團隊在兩周內完成云上環境部署、支撐課件上傳并落實管理賬號分發,保證每一堂課的順利進行。
張慷表示,未來,上海電信將繼續落實云改數轉戰略,全面推進“云、網、數、智、安”等多要素的統籌建設與協同布局,推進以云網融合為核心特征的數字信息基礎設施建設,為上海打造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國際數字之都作出更大貢獻。(完)
注:請在轉載文章內容時務必注明出處!
編輯:樊中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