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網上海新聞8月25日電(李佳佳)在宜家中國接連關閉貴陽線下門店和上海楊浦門店后,這個知名的瑞典品牌在中國的投資“退潮”了嗎?24日,宜家中國于上海舉行2023財年啟動會,宜家中國區總裁兼首席可持續發展官安娜•庫麗佳對于門店關閉給出了答案:“我們會根據中國市場最新的情況來進行業務的調整”。 她同時還表示,宜家將繼續加大對中國市場的投資,“我們預計會在中國市場投資53億元人民幣來進一步加快數字化轉型,加快線下門店運營的建設。除此之外,我們也會投資一些可再生能源,比如風能、光伏等。除此之外,我們還將推出更多新系列的產品來滿足消費者”。
2022年4月1日,宜家中國宣布貴陽線下門店關閉。2022年7月,宜家中國宣布關閉上海楊浦店。在宜家的官方公眾號上,宜家中國指出關閉上海楊浦店的主要原因:市場變化、疫情帶來的不確定因素、消費者偏好,以及自身原因。安娜•庫麗佳稱,我們這些業務調整,首先都是要滿足中國市場消費者的需求,同時也能夠確保我們的業務有持續不斷的增長,我們始終關注中國市場消費者需求并適應他們的變化。與此同時,確保我們在整個行業當中始終保持領先的地位。
她重申,中國是世界上最令人激動的、最具活力的市場。宜家希望能通過將線上和線下結合,為客戶盡可能地創造更多觸點!俺宋覀儤藴实拇蟮曛,我們在過去幾年也嘗試了一些新的店鋪,有城市店、小型店、‘未來+’體驗店,我們也在不斷地拓展線上數字渠道!
“我想強調的是我們始終是致力于在中國市場的發展,我們希望根據消費者的需求來不斷地進行及時的調整,保持業務的靈活性,能夠確保我們在中國市場提供給中國消費者想要的產品”,安娜•庫麗佳說。
2022財年對宜家在中國市場的發展具有承上啟下的重要意義。2019年,為順應中國市場領先的數字化趨勢以及消費者隨之改變的消費期待和行為偏好,宜家中國推出本土化發展戰略“未來+”,宣布將在3年內聚焦渠道拓展、數字化體驗和家居生活專家服務三大領域,推動公司轉型,以更好地服務中國市場和消費者。
隨著2022財年落下帷幕,宜家中國的“未來+”戰略也圓滿收官。三年間,包括新冠疫情在內的多種不確定因素持續影響全球經濟,宜家同樣身處其中。雖然面對外部環境所帶來的眾多挑戰,宜家中國仍然信守了戰略發布之初所做的承諾,在三個關鍵領域持續發力和投資并實現了一系列里程碑式的成就。在“未來+”戰略指引下,宜家中國打造了整合的全渠道生態系統,包括多元的線下渠道以及包括宜家網上商城、宜家App、宜家可購物小程序、宜家天貓旗艦店在內的線上渠道,覆蓋全國301個城市和地區,將在中國的服務人群從1億人擴展到約10億人。通過設立宜家中國數字創新中心、推出數字化設計工具及購物工具,宜家不斷提升自身的數字化能力并為消費者提供更便捷的購物體驗。面向中國市場,宜家還積極響應消費者的呼聲和反饋,推出了全屋設計服務以及一系列極具本土特色的家居產品和可持續且可負擔的解決方案。對公業務方面,宜家近期還宣布其對公業務上線京東企業購及京東慧采平臺,為來自地產、辦公空間、零售餐飲等多行業的企業客戶提供設計、一站式采購、售后、禮品采購等服務。這些成績標志著宜家中國已從現付自提的模式轉變為真正的全渠道公司,并構建了一個非常多樣化的生態系統,為中國消費者和企業客戶帶來更符合其習慣和期待的產品和服務體驗。
對此,安娜•庫麗佳表示,的確,疫情對宜家的業務肯定會有影響,但是宜家是一個著力于長遠發展的公司,在中國市場當中學到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具備靈活性和敏捷性,根據市場的變化快速地調整!拔覀兛吹綇娜ツ觊_始,在經濟社會方面一系列的變化,今年在疫情之后,中國政府、上海政府也在復工復產方面做了各方面的努力,所以疫情對我們來說有好有壞,在一方面幫助我們或者促進我們進一步加速各方面的轉型,比如我們推出了更多計劃和活動來加快和消費者之間的互動和溝通,來進一步了解中國消費市場的需求,并且充分地運用一些新的渠道,比如社交化的商業渠道來滿足消費者的需要!
“雖然疫情帶來了挑戰,但是我們更多地是希望在疫情中能夠抓住機遇,加速我們的轉型發展!
1998年,宜家在中國大陸地區的第一家門店于上海開業,成為宜家服務中國消費者的起點。2023財年,這段旅程將走到第25個年頭。宜家發現,中國消費者愈發珍視時間精力、靈感創造與環境生態,亦對家居生活寄予了更高的訴求。由此宜家推出了針對中國市場的長期本土化品牌定位——“家 因你而生”(Make Home Happen),期待通過5個重點領域——物有所“值”的“心”價比、充滿靈感的“心”之家、為我和家打造“心”特色、省力省時的“心”便利、益于身心與環境的“心”價值——為中國消費者實現家的價值,更讓家的價值因他們而不斷升值。宜家希望通過更多貼合中國消費者需求、兼具個性化與可持續的家居產品與解決方案,在中國消費者與家居生活之間建立親密的情感連結,為家居生活創造無限可能性,與中國消費者攜手,將夢想中的家居生活轉化為現實,實現“睿智生活新主張”,打造更美好的日常生活。
注:請在轉載文章內容時務必注明出處!
編輯:李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