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上海新聞8月29日電題:上海儀電:智慧城市整體解決方案“全鏈能力”全面賦能城市數字化轉型
作者 高志苗
從20世紀初積極投身中國民族儀表電訊業的實業報國開始,到創造中國儀表電子工業“半壁江山”的老字號國企,再到向“智慧城市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與運營商”邁進,充分發揮上海城市數字化轉型建設主力軍作用, “求變”是上海儀電不變的選擇。
百年歷史底蘊自帶“創新基因”貫穿發展
以“共建共享 數字之都”為主題的上海城市數字化轉型體驗周于8月24日開幕,開幕式上,上海儀電與上海市體育局現場簽約“5G+AI體育數字孿生體”數字化轉型重點項目,攜手打造基于5G+AI技術融合應用的體育數字孿生體。憑借儀電在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及人工智能等技術領域的成功經驗,以重大平臺、重點項目和重點應用場景建設為抓手,通過5G+AI等新技術的深度應用,不斷賦能體育場館和體育公共設施的智能化管控和精細化管理,助力體育產業數字化轉型。

儀電的歷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紀20年代。當時上海,是中國儀表電子工業的搖籃。1923年,愛國實業家胡西園創立了中國亞浦耳燈泡廠,當時中國市場,德國“亞司令”與荷蘭“飛利浦”是最受歡迎的燈泡品牌,“亞浦耳”意味將來要執電燈泡工業之!岸。中國亞浦耳燈泡廠,就是現在儀電旗下上海亞明照明有限公司的前身。
新中國成立后,上海儀表電訊工業邁入了輝煌的發展時期。1960年,上海儀電的前身上海市儀表電訊工業局正式成立,80年代中期,上海儀電已經發展成為全國電子儀表工業的主要生產基地,在全國同行業中規模最大、門類最全、水平最高,占全國儀電工業的“半壁江山”。
上海儀電黨委書記、董事長吳建雄表示,2010年以來,上海儀電邁上了改革重生的全新發展軌道,開啟了向信息服務業轉型的序幕。近幾年,上海儀電進一步聚焦以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加快融入國家戰略和上海發展大局,賦能城市治理、賦能產業發展、賦能企業轉型。
傳統制造業邁入布局智慧城市“全新軌道”
上海儀電作為智慧城市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和運營商,其整體解決方案,體現在從頂層設計、規劃標準、系統集成、定制開發、數據治理、運行維護到安全保障等,是一個全生命周期的服務模式。
上海儀電黨委委員、副總裁黃金剛介紹,近年來,儀電集團積極參與上海城市運行管理平臺的建設和運營,包括上海市“一朵云”、“兩張網”等。在上海市電子政務外網、上海市電子政務云、城市大腦頂層設計和上海市電子政務災難備份等四大領域,發揮自身優勢,參與規劃研究工作,參與了“1+16+N”市級數據中臺構架建設規范的編制。在浦東、徐匯、虹口、閔行、青浦、崇明、長寧、金山等區級“兩網”建設中,承擔了多個重點項目集成實施。如,上海儀電與上海移動聯合建設上海市電子政務云(IaaS層,基礎設施即服務),并完成全市1100多個政務系統的上云遷移任務;建設了嘉定、長寧等多個區級政務云項目;建設了上海市政務云中間層平臺(PaaS層,平臺即服務)項目。

據了解,儀電旗下的上海自儀院已主持或參與了工信部智能制造專項15項,智能制造標準8項。上海儀電依托“兩張網”的建設和運營,以及在助力企業數字化轉型中的實踐,打造了較為完整的數字化轉型生態圈:與微軟、富士通等國際巨頭建立了長期的合作關系;與電信、移動、聯通等基礎運營商建立了良好的云網協同管理;與華為、浪潮、?、大華等設備和產品廠商圍繞智慧城市應用重點領域形成了緊密的合作關系。
賦能新型智慧城市打造數字化轉型建設“主力軍”
當前,上海儀電積極發揮上海城市數字化轉型建設主力軍作用,加快構建“雙底座、雙中臺”核心支撐能力至關重要。包括打造面向“物聯”環節的數字化共性需求的“工業數字底座”,打造面向“上云”環節的數字化轉型共性需求的“基礎設施底座”,打造面向“用數”環節的數字化轉型共性需求的“數據中臺”,打造面向“賦智”環節的數字化轉型共性需求的“人工智能中臺”。
黃金剛介紹,上海儀電以數據為基礎的智慧城市整體解決方案全鏈能力,正在努力全面賦能經濟、生活和治理的數字化轉型,讓這個超大城市的有機生命體,能夠真正成為能感知、會思考、可進化、有溫度的“智能體”。
賦能生活數字化方面,未來,上海儀電也將繼續聚焦市民生活中遇到的急事、難事和高頻事,通過數字化推進各類基本民生服務更加及時、精細、便捷,提升市民獲得感和幸福感。依托上海儀電搭建的“白玉蘭遠程會診系統”為青海、云南、貴州、新疆、西藏等等更多偏遠地區醫院進行了多學科遠程會診,為優質醫療資源均等化做出貢獻。
賦能經濟數字化方面,以落實推進“工賦上!庇媱潪樽ナ,推進集團工業互聯網和智能硬件業務提質增效。緊扣工業互聯網發展布局,抓住國產替代發展機遇,加快技術研發、轉化和市場拓展,建設工業互聯網安全態勢感知平臺,打造3家智能制造標桿工廠,培育30個以上工業互聯網產品和解決方案,集團成為10億級以上規模的智能制造系統集成和工業互聯網服務龍頭企業。
賦能治理數字化方面,依托市大數據中心數據資源平臺集成和運營、市國資委國資在線監管平臺等重點項目,圍繞數據資源要素,打破信息煙囪和數據孤島,探索數據服務運營模式,挖掘公共數據價值,發揮頂層規劃、數據運營、安全保障、數字化標準、技術支撐等全鏈優勢和國有企業使命責任,努力成為政府數據、城市運營數據到社會公眾數據之間的通道載體。
“未來的上海,一定會成為能感知、會思考、可進化、有溫度的超大型城市,充分展現城市軟實力的善治效能、煥發城市軟實力的發展活力、彰顯城市軟實力的生活體驗! 黃金剛說。(完/供圖)
注:請在轉載文章內容時務必注明出處!
編輯:高志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