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上海新聞8月29日電(記者 繆璐)根據興業銀行近日披露的中報,截至2022年6月末,作為興業銀行的控股子公司,興業消費金融資產總額637.72億元,年內新增貸款投放274.41億元。興業消費金融29日表示,今年上半年興業消費金融主動作為,積極應對疫情沖擊,保持穩中有進發展態勢,發揮消費金融在支持擴大內需、服務社會民生的重要作用。
堅守初心,踐行普惠穩經濟
量大面廣的個體工商戶是我國經濟韌性和就業韌性的重要支撐,也是興業消費金融的重點服務群體。自成立以來,興業消費金融秉承以人民為中心、以客戶為本的發展理念,充分發揮金融服務實體作用,通過主動送貸上門提供純信用、免擔保消費信貸服務,并實現1天內快速放款,高效服務傳統銀行難以覆蓋的廣大個體工商戶和自雇人士。由于外部環境變化疊加疫情起伏原因,今年以來不少個體工商戶特別是傳統勞動密集型行業從業人員難免受到影響。興業消費金融公司黨委堅決貫徹執行黨中央關于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工作要求,始終堅持黨建引領,深入開展調查研究,帶領公司上下落實集團“四穩四進”策略體系,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金融支持工作。一方面,主動提供費息減免、延期展期等服務,積極幫扶受疫情影響客戶。另一方面,加大對受疫情影響較大的住宿、餐飲、零售、文化、旅游、交通運輸等行業客戶貸款投放,充分保障消費支出需求,彰顯金融為民擔當。
據統計,公司自成立以來已服務全國各地客戶超過1400萬戶,累計放款突破2100億元,以實際行動讓普惠金融在大街小巷、綠水青山間落地生根。
主動作為,延伸服務穩民生
今年3月,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保監會發布《關于加強新市民金融服務工作的通知》,鼓勵和引導銀行保險機構針對“難點”“堵點”推進新市民金融服務創新。
新市民群體在房屋租賃、職業培訓、子女教育方面支出壓力較大,另一方面又普遍存在傳統增信手段不足、信用信息欠缺,短期收入與消費支出不相匹配,有待金融機構通過產品創新補齊對新市民金融服務的短板。為幫助新市民群體更好更快地融入城市生活,興業消費金融迅速制定了服務新市民金融需求的完整行動方案,全力做好新市民的金融服務。公司把握新市民群體在不同成長階段的消費需求和資金使用特征,立足“家庭消費貸”“興才計劃”“立業計劃”三大產品體系,依托純信用、無擔保的分期業務模式,量身定制與其風險承受意愿和能力相匹配的金融產品,極大提高了新市民消費信貸服務的可得性和便利性。
興業消費金融的興才計劃項目重點關注新市民子女的教育問題,面向家長群體提供專門用于支持子女學費、生活費和教育培訓等方面的純信用貸款。2021年該產品新增“90天無條件退貸”政策,即借款人在貸款核準后90天內可無條件申請退貸,利息全額返還。作為興才計劃一攬子項目內容,興業消費金融還通過發放獎助學金、建設興才勵志成長基地、聯合多方資源搭建求職平臺等,助力大學生實現高質量就業,打通就學資助到就業幫扶的完整路徑,開創了普惠金融與鄉村振興融合發展的先河。2022年興才計劃進一步拓寬服務范圍,大專學歷及以上的在職人士也可以申請貸款用于專升本、在職碩士等學歷深造。立業計劃則著眼于新市民租房和職業培訓等短期支出壓力,提供最長12個月的先息后本和利率優惠政策,滿足應屆畢業生、初入社會的青年白領在就業過渡階段的差異化金融需求,緩解租房支出壓力,并鼓勵通過職業培訓持續提升自身綜合能力。截至2022年6月末,興才計劃已累計服務大學生家庭近4萬戶,立業計劃服務客戶超過5.8萬戶。
科技賦能,立足長遠穩發展
隨著金融科技的廣泛應用,普惠金融服務的便利性明顯提高,客戶服務質效也進一步提升。興業消費金融堅持“業務導向,科技引領”的科技規劃思路,按照信息科技與業務戰略匹配并適度前瞻的原則,持續加大數字化建設投入。多年來,公司不斷深化融合新興科技,積極學習和應用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云計算等先進技術,廣泛利用數據模型助力科學決策,精準構建客戶畫像提升展業效能,并通過系統固化控制提升業務管理質效。近日,公司“空手到”App全新升級,從用戶體驗出發進一步優化交互界面,為客戶提供更高效、更便捷、更舒心的移動金融服務。
目前,公司核心主干生產系統已實現100%自主研發,申請并取得專利、軟件著作權等知識產權近150件,數字化建設成果逐步擴大。今年上半年,公司依托區塊鏈電子存證技術將全流程的信貸電子數據上鏈,有效保證數據安全,成功對接管轄法院線上辦理百余起相關糾紛案件。
興業消費金融將堅持穩中求進、以進促穩,以適變應變策略保持戰略定力,聚焦主責主業,深入踐行普惠金融,不斷深化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提升消費信貸支持力度和廣度,全力以赴服務經濟平穩發展,為激發新發展格局下的社會經濟活力作出應有貢獻。(完)
注:請在轉載文章內容時務必注明出處!
編輯:繆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