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上海新聞8月30日電(祥捷 于俊)總部在滬的三湘印象最新發布2022年中期業績報告。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人民幣(下同)2.22億元,經營性現金流凈額連續4年為正,為7313.39萬元。在國內房地產市場下行及疫情沖擊的重壓之下,憑借實力與韌性,維持產業經營穩中有進,激活文化“造血”潛力,拓展企業前行的新動能、新優勢。
新項目實力破圈
2022年上半年受防疫政策影響,三湘印象旗下多臺演藝項目觀演人數和演出票房呈現同比下滑情況。但自6月起,隨著紓困政策的出臺和疫情常態化管理,文旅市場迎來一波復蘇“小高潮”,公司旗下演藝項目陸續復演,人氣持續火爆!队∠蟠蠹t袍》《又見平遙》《又見敦煌》等劇目一票難求,每日平均演出場次保持在3至4場,《印象普陀》《又見五臺山》等劇目更是迎來了多次滿場。

在中國第3艘航空母艦“福建艦”下水之際,由公司旗下觀印象打造并參與運營的中國首個海洋強國主題多維體驗劇《最憶船政》(暫定名)引發市場關注。該項目位于福州馬尾船政文化城內,采用多媒體數字藝術、虛擬及增強現實、全息投影等高科技手段,營造耳目一新的多維感官震撼。目前,該項目已進入深化設計階段。
公司去年末推出的《最憶韶山沖》《印象·太極》演藝項目今年上半年再次獲得市場肯定。2022年上半年,前者獲第六屆龍雀獎“最佳沉浸式演藝項目”、湖南省第十五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特別獎;后者獲“2021年度最佳文旅藝術作品獎”等。公司還獲評首屆文旅風尚榜“2021優秀文旅好內容企業”、第三屆“TRUE文旅超級評價榜——2022模范文旅運營商•文化演藝類”等,市場影響力和美譽度進一步提升。
探索“數字+文旅”潛能
三湘印象聚焦創新升級,加速布局“數字互娛”產業,構建“元起印象”多元生態圈。一方面,以《最憶船政》(暫定名)演藝項目創制為發展契機,嘗試落地以“科技化與數字化”融合的創新演藝表現方式和技術呈現手段,打造虛實融合、以虛促實、以虛強實的文旅演藝新模式。另一方面,圍繞公司文化板塊優勢特征,加快孵化多種形態的數字內容產品,與時代發展深度串聯,開發系列具有傳播能力和衍生能力的創意IP,繼續挖掘數字互娛板塊發展潛能,樹立公司文化品牌的長期影響力。

內建平臺,外拓資源,持續提升核心業務能力。陸續引入影視編導、視覺藝術、動畫制作、虛擬制作等相關專業的應用視覺、美術、技術人才,核心技術實力進一步增強。持續與文旅演藝、科技創新、數字藝術、特效制作等相關行業頭部企業建立合作關系,不斷充實三湘藝術家委員會,形成專家聯盟,從而構建具有市場競爭實力的優質人才池,助力公司成為中國一流的文旅綜合解決方案提供商。
地產板塊厚積薄發
作為國內綠色科技地產領軍企業,三湘印象科學研判國內地產行業宏觀調控政策,穩健規劃開發節奏,經營性現金流連續4年為正,為后續項目開發和市場應對積蓄“進”的動能,夯實“穩”的底氣。

疫情期間,公司燕郊項目“三湘森林海尚城”推出小程序VR帶看、專屬置業顧問直播講房等營銷手段,多措并舉,銷售表現頗為亮眼。該項目在今年上半年廊坊市在售項目銷售榜中排行第5名(數據來源:克而瑞研究)。得益于河北廊坊市限購政策松綁,以及北京軌道交通22號線(平谷線)北京段可行性研究報告獲批帶動“三湘森林海尚城”項目價值大幅度提升,諸多利好因素有望推動項目銷售在下半年進一步企穩回升。
隨著綠色、低碳等可持續發展理念在全球不斷獲得推廣,市場對安全健康居住的要求持續提升。公司秉持推廣綠色建筑,發展被動節能、主動增能、健康智能技術,擁有建筑節能、環保、霧霾防治、智能家居、運營管理等多方面專利約20項。公司將繼續加快存量土地開發及項目去化,探索新的土儲可能,關注輕資產運營模式,堅持走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新穎化的發展道路,鑄造高品質人居生活典范品牌。
三湘印象相關負責人表示:將充分發揮文化項目對在地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引擎作用,賦能地產板塊協同發展,優化產業結構,提升盈利及管理能力,為企業高質量、可持續發展提供永續支撐,釋放多元價值。(完)
注:請在轉載文章內容時務必注明出處!
編輯:于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