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上海新聞8月18日電(鄭瑩瑩)“我的人生哲學是追求卓越,要么不做事,要么就把事情做到最好!焙宋锢韺W家、教育家、復旦大學原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楊福家曾如是言。
18日上午,楊福家教授在上海福壽園院士苑落葬,其家人、親友以及復旦大學的師生們前來與敬愛的老校長告別。

楊福家,1936年6月出生于上海,1954年至1958年就讀于復旦大學物理系,曾任中國科學院上海原子核研究所(現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所長、復旦大學校長、英國諾丁漢大學校長(校監)、寧波諾丁漢大學校長。1955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

博學篤志,追求卓越,革新高教,博雅育人。楊福家畢生致力于核物理與原子物理領域的研究,在國內引領建造了首臺低能靜電加速器,推動第三代同步輻射光源項目落戶上海,領導組建了復旦大學“基于加速器的原子、原子核物理實驗室”,指導建立了上海EBIT實驗室。他在國內率先開展離子束分析研究,在原子核能譜學、級聯衰變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原創性成果,作出了國際公認的突出貢獻。
上海福壽園的院士苑長眠著一批優秀的科學精英和學術權威,楊福家院士的紀念像位于謝希德、曹天欽院士紀念雕像的前方。紀念像選擇了楊老最有代表性的一張半身肖像照,一方寫意原石襯托其后。
送別儀式簡單莊重,大家肅立鞠躬,獻上手中的鮮花表達敬仰和不舍,告別遠行的楊老。(完)
注:請在轉載文章內容時務必注明出處!
編輯:鄭瑩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