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上海新聞9月5日電(徐明睿)中秋佳節將近,吃貨們已經開始期待大閘蟹上市。今年大閘蟹情況如何?怎么選好蟹?近日,記者專訪了蟹行業里的知名企業蟹狀元,聊聊蟹行業現狀以及如何讓農產品走上數字化、品牌化發展道路。
農戶是個看天吃飯的職業。蟹狀元創始人兼董事長高超對這句話有著深刻地理解。他的蟹農父親就曾有過因天災血本無歸的經歷。
“自那以后,我就一直想讓農戶不再那么的‘看天吃飯’”,談及選擇蟹產業、創立蟹狀元品牌的初衷時,高超表示。受當年很火的電視劇《奮斗》的影響下,高超毅然拎包北上創業。 他下定決心,“要做品質的狀元,要做品牌的狀元,要做保障蟹農收益的狀元,要做行業的狀元!逼放啤靶窢钤庇纱藨\而生。
歷時十余年發展,如今的蟹狀元在大閘蟹品類銷量已然處于全國領先的地位。合理的產業布局、嚴格的選品流程是蟹狀元擁有傲人成績的關鍵。
合理的產業布局
在產業布局方面,蟹狀元打通從源頭養殖到銷售物流全產業鏈,憑借透明、專業、精細的生產流程,持續輸出品質一流的產品;推出可長期兌換的蟹券,采用線上線下結合的形式進行推廣。截至目前,蟹狀元已有114家直營門店,形成了業界成熟的研發、推廣、銷售、配送、服務流程化體系。
據了解,蟹狀元僅在蘇州等核心產區擁有數萬畝養殖區域,建立獨有的標準化試驗基地、擁有獨立科研項目、對蟹農提供技術指導,帶動當地數以千計的蟹農實現了質量、產量和收益的三重提升。
“農戶最關心的就是畝產收益”,高超表示,為了讓蟹農能夠安心養殖大閘蟹,舍得下成本,蟹狀元與蟹農們提前簽定了合作協議,最大程度緩解蟹農“看天吃飯”的窘境。
比如今年夏天的持續高溫,極端天氣導致大閘蟹們既容易“食欲不振”、減緩脫殼,也面臨著水體缺氧問題,大閘蟹普遍個頭偏小、產量銳減。蟹農們有了收入保障,飼養會更用心,再加上我們的技術支持,蟹的品質就得到了保證。 盡管今年是大閘蟹的“小年”,養蟹成本上升,面對新老客戶的信任,蟹狀元銷售的大閘蟹沒有選擇漲價,“這個時候就是要共渡難關,和農戶一起共渡難關”。
嚴格的選品流程
品質是一個品牌能持續走下去的不二秘訣。
“蟹狀元要做大閘蟹的統一標準化的牽頭者!毙窢钤ㄟ^自己的基地進行研究管理,定制了一整套標準體系,從源頭的蟹苗、環境、養殖,到成熟大閘蟹出湖、品控、質檢,再到包裝、物流、售后……蟹狀元的產業鏈上,每一個環節都有數字化、可量化的執行標準,九大標準的嚴格把控保證了大閘蟹穩定的品質。
大閘蟹從出生到成熟,需要經歷十八次蛻殼,如何挑選出品質最佳的大閘蟹,需要在每一個節點嚴格把關。
上海蟹狀元企業發展有限公司品牌總監王艷婷告訴記者,蟹狀元從選擇蟹苗,到餌料投放,再到出水暫養,養蟹師們憑借世代相傳的經驗,形成了完整、有效的養殖標準。除了養蟹師之外,蟹狀元還有負責檢查螃蟹分量和質量的驗蟹師、熟練使用香草綁蟹的綁蟹師、根據口味判斷能否達到上市標準的品蟹師。
“蟹狀元只是我們的起點,讓我們整個團隊熟悉并了解了如何讓農產品品牌化這件事”,高超談及蟹狀元未來規劃時表示,蟹狀元將和更多農戶合作,把具有區域特色的優質農產品帶給消費者。(完)
注:請在轉載文章內容時務必注明出處!
編輯:徐明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