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上海新聞10月20日電(徐明睿)10月20日,上?苿摻逃浀鋵ёx第一季第五期上線開講。著名天文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上海天文臺名譽臺長葉叔華擔任新一期主講嘉賓,真誠地為新一代中國科技工作者送上寄語,呼吁大家在科創工作之余也要投身到科創普及工作中。雖已年逾九旬,但葉叔華院士對科技領域的熱愛仍然熾熱,對科學發展的未來圖景仍然滿懷信念,在本期視頻中,聆聽葉院士對科技工作者與青少年的殷切期望,感受科學普及在世界文明、社會進步和科技發展過程中發揮的重要作用。
幾十年的科技創新生涯中,葉叔華院士長期從事天體測量和天文地球動力學研究,她曾在“枯燥乏味”的重復性工作中體悟到科學的真諦,也曾毅然決然地擔負起籌建和發展我國世界時系統的重擔,不屈不撓地在各項科研項目中做出突破與創新。面對一切苦難與阻礙,葉院士都無畏辛苦地一心投入到中國科技發展的道路中,在上海天文臺建立了與世界同步的人造衛星激光測距和甚長基線干涉站,并前瞻性、開創性地參與推動了我國65米口徑大型射電望遠鏡項目,從“北京時間”到浩瀚星海,葉院士憑借對科學與祖國的熱愛,為中國創造了許多科研奇跡。
除了在科研創新領域做出了傲人的成績以外,葉叔華院士還長期熱心于科普宣傳教育和科學知識傳播等社會活動。葉院士相信,點點微光終會匯聚成璀璨星河!扒Ч棚w天夢,今朝一日圓”,科技發展瞬息萬變,從古代紙鳶到如今的航天圓夢,人類從未停止探究浩瀚宇宙的腳步,葉院士認為人類要永遠懷抱一個浪漫的幻想,今后我們將在未知的星系終走得更遠更長,散步于木星、漫游于太陽系的夢想也將不再遙遠。所以,她呼吁科技工作者要看到科學普及的重要性,不僅要將個人力量置于國家科研和實驗工作中,還需要多分些時間和精力給普羅大眾,勇于承擔起向社會大眾普及宣傳科學知識的責任,將自己掌握的知識盡可能地展示給不同職業、不同愛好、不同年齡的大眾朋友,讓世人了解科學行業都在做些什么,哪些與國家、社會乃至百姓生活息息相關。
如果說科學技術的創新發展是社會進步必須走過的漫長道路,那么科學普及就是使這條道路更加堅固的基石。在上海天文臺,有許多曾經與葉叔華院士一起“并肩作戰”的同僚和后輩們,即使在他們離開了科研崗位后,也立志于在更多地方發揮余熱,他們的足跡踏遍祖國河山,他們的聲音傳遍中華大地,在新疆、在西藏都留下過那些為了科技傳播而矢志奮斗的身影!拔覀冇心芰、有責任、有機會去告知、去分享、去宣傳!比~院士用真誠的聲音寄語科技工作者,要在所擅長的領域內盡己所能,幫助大眾認知“新”的知識,接觸“新”的事物,必須像重視科技創新一樣重視科學普及。
知識的力量不僅取決于其自身價值的大小,更取決于它是否被傳播,以及被傳播的深度與廣度。當宇宙的浩瀚與浪漫被大眾所知,那么我們了解到的未知世界便變得更大了,正如葉叔華院士所言,“科學普及對社會有益,對自己更是快樂”,點滴努力終聚成光,必會照亮中國的科技未來!
注:請在轉載文章內容時務必注明出處!
編輯:徐明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