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上海8月16日電 ( 陳靜 王根華)胸主動脈假性動脈瘤包裹性破裂、頸動脈重度狹窄,其中哪一種疾病進展,患者都是非死即殘。記者16日獲悉,同時罹患上述兩種疾病、年逾七旬的單先生在上海成功接受復合手術,2枚“不定時炸彈”被成功“拆解”,老人轉危為安。
三個月前,身在江蘇的單先生突然出現聲音嘶啞和咳嗽癥狀;一個月后,癥狀不見好轉反而出現了咳血、胸痛、高熱等多種癥狀。在當地醫院,單先生接受了兩個月的肺炎治療,雖然退燒,但聲音嘶啞、咳嗽癥狀仍不見好轉。日漸萎靡消瘦的單先生復查時,醫生懷疑他罹患腫瘤。
最后,單先生被送到海軍軍醫大學第二附屬醫院(上海長征醫院)。血管外科主任曲樂豐告訴記者:“當時,患者氣色很差,有氣無力,精神萎靡,聲音嘶啞,一看就被病魔困擾已久!痹谕瓿闪艘幌盗袡z查后,“真兇”浮出水面,困擾單先生的是非常兇險的疾病——胸主動脈假性動脈瘤包裹性破裂和頸動脈重度狹窄。
曲樂豐對記者解釋,主動脈是人體最粗大的一根血液運輸通道,主動脈假性動脈瘤是主動脈破裂后,血液經破裂口進入周圍組織形成血腫, 逐漸被包裹形成瘤腔,在高速、高壓的主動脈血流沖擊下,極易再次破裂。頸動脈重度狹窄明顯增加缺血性腦卒中(俗稱“中風”)的風險。這位專家形象地說,這兩種疾病猶如兩枚安放在患者體內的炸彈,隨時可能破裂出血或者缺血中風。
在全院會診中,專家們仔細分析了患者病情,認為,手術難度極大、風險極高;術中對麻醉深度、血壓的管控要求亦極高。曲樂豐說,面對這兩種“等不得”的疾病,血管外科團隊為患者制定了多套完善的復合手術方案。
一次手術需解決兩個“要命”的難題。曲樂豐主任說:“以患者當時的狀態,手術只有一次機會,只許成功,不許失敗,這對手術團隊是一場巨大的考驗!痹诙鄬W科專家一系列嫻熟、精湛的操作下,手術順利完成。造影顯示出修復好的破裂主動脈,解除狹窄、恢復通暢的頸動脈,手術臺上所有的醫生都松了一口氣,懸著的心也落了下來。
單先生出院時,恢復良好!罢媸撬览锾由!多虧了上海專家的全力救治,我在這里受到了最好的照顧,醫生們辛苦啦!”老人和家人十分感謝。(完)
注:請在轉載文章內容時務必注明出處!
編輯:王丹沁